UI Gathering 2007 Q2 參加心得

上週六下午參加了2007第二季的UI Gathering,現場出席了大約60幾位UI界的同好,把會議室擠得滿滿地,聲勢比預期浩大得多。現場出席有Yahoo!、Trend Micro、Asus、BenQ、知世網絡、Wistron、HTC、鴻海、Cyberlink、華寶等公司的介面設計師,以及不少仍持續進修中的學長學弟們。

Taiwan UI gathering 2007
Taiwan UI Gathering 2007 Q2

每回參加這樣的聚會都很開心,但是回到家後,卻也會讓自己沉靜好一陣子。開心的是,見到好多這領域的同好,原來我們並不孤單;低迴沉思的是,台灣介面設計的進展實在不夠快。就毓修提供的資料來看,現在美國有2000名UI從業人員,中國有400名,那台灣呢?這次UI Gathering聚集了不少人氣,但是真正專注在資訊架構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互動設計(Interaction Design)上的UI Designer,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多。

另外,在參與者的產業分布上,也呈現出很有趣的現象。過半的介面設計師來自於3C產品製造商,軟體業和網路業的介面設計師則相對少了些。這也恰巧反映出,台灣目前的資訊科技仍就以硬體研發及生產製造為主,至於軟體與網路服務產業,則還在起步中的產業現況。

本次聚會的主題是「UCD在各公司的發展現況與未來方向」,這題目其實挺有趣的,Yahoo!分享了一個國際級網站在localization,以及融入當地culture preference上所遇到的挑戰;Trendmicro分享了一個軟體公司如何透過UCD設計流程,有效地維持並創造良好的使用經驗;身於BenQ的我,則是分享了BenQ UI Team在這四年多來幾個較具代表性的介面設計專案,以及未來展望。

Taiwan UI gathering 2007
Taiwan UI Gathering 2007 Q2

三個小時的聚會時間並不長,很多朋友只是交換一下名片,並沒有辦法一一深入交談。在這過程當中,我發現大部分資訊科技公司在UI Design上都有需求,也成立了相關部門,只是普遍都有人手不足,分工不夠嚴謹的問題。甚至有不少人跟我抱怨說,常常要跟PM、RD甚至是老闆去解釋UI的重要性,證明Usability的價值,實在是一件很累人,也很無奈的事情。

回顧一下我自己的經驗,我還清楚地記得,BenQ一開始成立UI Team時,大家來找UI都是為了要把畫面弄好看點。像是廠商提供的畫面太醜,介面缺了幾個icon,或是想要換成紫色的 BenQ風格等等。在執行過幾次專案,慢慢累積風評之後,大家才逐漸認知到,原來整個操作流程、使用經驗、客戶滿意度,甚至是產品的差異化,都跟UI Design有關。這個過程並不快速,甚至有些冗長,而且非常需要耐心跟毅力。現在BenQ內部對於UI的重視程度,已經比過去好上許多,也更懂得利用並增強UI的價值。

不過,短期內,Usability是否合乎ROI (Return On Investment)效益的問題,應該還是會持續困擾著大多數的UI Designer。畢竟以台灣製造業代工導向的思維來看,只要功能完整、不當機、摔不壞、能夠穩定地撐過保固期,這就是符合量產條件的產品。至於順不順手,操作效能高不高,用得開心與否,這些都不在Quality Assurance的範圍內。能夠讓使用者用得愉快是件好事,但是要花時間、花資源去改善使用經驗,那就給得看大老闆有沒有這樣的遠見跟魄力了。

所以呢,在場不少人都提到,一位好的設計師應該具備提案能力、說服能力,才能夠讓設計真正落實。看來大家真的是在工作上吃了不少悶虧,所以才會一講到該如何闡述設計理念、或是證明使用性觀點時,很多設計師都是一付深有同感,心有戚戚焉的表情。

未來展望:

每季的UI Gathering,都帶來不少收穫,也醞釀更多的期待。希望一兩年後,有規模且重視使用經驗的資訊科技公司能越來越多,同時,UI人才的分布能越來越均衡,不管在軟體、網路和3C產業上,都能越來越具影響力。至於我們這些身處業界的UI設計師們,也應該要深植自己的實力,朝Usability Specialist、Information Architect、Interaction Designer、Visual Designer等專業分工大步邁進。

話說,我就是這麼一個心頭熱血,手腳卻停滯不前的傢伙。明明很多事要做,卻連寫個參加心得都要花掉一個禮拜的時間。哎,真的是要好好磨練一下執行力了。

延伸閱讀:

阿修的Flickr – UI Gathering 2007 Q2照片集
http://www.flickr.com/photos/lis186/sets/72157600820034954/

XXC@Blog – Taiwan UI Gathering Q2
http://www.xxc.idv.tw/blog/xxc/information_architecture/taipei_ui_gathering_2007.html

作者:

David 陳文剛

長期專注於UX設計創新,專長為design coaching, team facilitation & consulting. 現為AJA Creative 使用經驗總監,UXTW 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 共同發起人。

在〈UI Gathering 2007 Q2 參加心得〉中有 5 則留言

  1. 不小心逛到這裡~真的好開心
    因為原來有這樣的聚會~也是我一直想找的
    目前本身剛從平面設計轉換到介面設計
    所以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
    希望以後能多多請教你~
    請問UI的聚會需要怎麼報名參加呢?
    Ferris

  2. 很開心 台灣也有 World Usability Day 的活動了
    盛至還有 UX 的相關社群存在
    連續兩年在芝加哥參加 World Usability Day 的活動
    心裡在想 我們何時台灣也能有這樣的活動出現

    看了您的文章 我這裡有在思考
    其實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在台灣好像都是偏在以資訊內容本身為主
    似乎和 User Task Analysis 沒有太多的連結
    在我們課堂上 老師總是耳提面命的一直提醒我們 IA 的完整性

    另一方面 看了您的關於 Benq Black Box 文章
    也讓我覺得其實台灣 UX 真的不差
    只是需要時間去累積 畢竟相關的資源實在太少
    剛在爬得嬰兒 怎麼能跟大學生相比

    希望以後回台灣工作 有機會能遇見你

  3. 你好
    我是工業設計系學生 高職念平面設計
    漸漸覺得蠻對介面設計有點興趣
    不過在校幾乎沒有機會上到相關課
    (我們學校工設就是產品 視傳還是畫畫 數媒就做動畫…)
    可否請教從何處開始下手練習??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