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選讀] Persona是很常用的研究溝通工具,但也常常是整份報告當中最大的敗筆。一份整理不到位的人物誌,讀起來很容易閃神出戲,導致整份研究報告的可信度大幅下降。
The Problem with Personas 這篇文章,列出了人物誌常見的五個問題,像是不夠深入、太多細節、虛假跟欠缺真實情境等。並且建議了幾個可以替代補充的工具。
實際上,人物誌本身並沒有錯,其他工具也一樣可能會被濫用。我們該重視的不只是交付成果本身,更關鍵的是整個研究過程以及當中的思考脈絡。做了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學到了什麼。
重點摘要整理如下,全文連結:https://medium.com/typecode/the-problem-with-personas-b6734a08d37a
▋The Problem with Personas
Personas 人物誌所帶來的問題
幾年前,我和客戶合作進行一個網站設計專案。儘管沒有太多預算可以用於研究,但他們說已經建立好 persona,可以直接取用。我心想太好了!如果客戶已經做了一些研究,並且定義了他們的目標用戶,這將會相對容易些。
不幸的是,我得到的只是一堆隨機事實 (random collection of facts),以及幾個顯然不存在的假想人物。
之所以會形塑出這些人物的刻板印象,只是客戶覺得,會需要有一些代表性的人物描述,像是:老年人、年輕人、中年職業媽媽等;以及他們的好惡,像是:購物、發訊息、看電視等。哦,可想而知,這些人物剛好都對客戶想要賣給他們的東西,充滿了熱情跟渴望。
這些所謂的人物誌,裡頭充斥了各種我告誡學生千萬別做的錯誤嘗試。
不客氣地說,身為一位設計師,我的責任是設計一個能解決真人問題的產品。而這些虛假的人物誌,對我來說一點用處也沒有。
▎Personas 人物誌有什麼問題?
首先我想明確地指出,我不認為人物誌在本質上是錯的,只是建立的過程方法往往有問題。
新手要學習一個工具,往往是從模仿範本開始,然後慢慢去掌握工具的特性,並且知道什麼時候該如何使用。最後才能進一步創造新的工具用法,來呼應眼前的需求。這就是學習。
問題在於,很多人試著寫出一份人物誌,就因此感到滿足了。完全不會去質疑,這裡頭的資訊甚至人物誌本身,是否真的有用。
如果不去批判性地思考,到底要呈現什麼資訊,以及如何呈現它,我們很容易在錯的事物上打轉。工具本身是有用的,只是人們使用它的方式有問題。
歸根究柢,人物誌只是一種包裝你所做過研究的方式 (a way to encapsulate all the research that you’ve done)。目的是讓資訊更容易消化、更容易記住,並且期望能觸發後續的設計行動。
合理的設想是,若是透過一個看起來真的人來展現研究成果,這將更容易引發同情心,因此更願意為他去做對應的設計改變。那麼,如果這個虛構的人不夠真實,那麼就不會激發同情心,而是會引起反感,對吧。如果發生了反效果,這又有什麼好驚訝的呢?
此外,即使是站在我們面前的實際人物,也不總是能激發同情心。相信我,我每天都搭乘地鐵;單單針對一位通勤者的平淡描述,如果我們之間沒有什麼特殊的不同之處,這種程度的刺激並不會觸發我的神經。
那麼把人口統計數據放進人物誌裡面,這樣會更豐富可靠嗎?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畢竟,一個人物誌是否在Target或Walmart購物真的很重要嗎?這裡頭其實帶有相當程度的假設,讀到這資訊的人會把自己的偏好跟看法,投射到人物誌當中,並且做出個人的判斷評價。在這狀況下,這樣的人物誌很可能會帶來更多壞處,而非優點。
▎常見的問題是什麼?
為了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throw out the baby with the bathwater),我想提供一些方法來改善人物誌。以下是我在創建人物誌時,會儘量避免的事情,也是我經常看到新手會發生的幾個錯誤:
▎問題一:人物誌並沒有比人口統計更細膩深入 (doesn’t go any deeper than demographics):
一旦你開始談論年齡或種族,人物誌就會立即繼承很多假設,我們甚至可能沒有意識到,搞了半天只是靠著刻板印象在走捷徑。
除非這些人口統計數據在統計上是顯著的,否則我只會忽略它。這資訊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物誌不僅僅是年齡、種族、收入、地點和教育的總合。
如果一個人物誌,沒有比描述目標用戶為「千禧世代」來得更為深入,那麼就會過於簡單粗暴地依賴讀它的人,讓他自己去填充對於這個詞的刻板印象與假設。這既不公平,又極度懶惰。
人物誌應該告訴我們:一個人在想什麼,他們感受到什麼,他們試圖完成些什麼,以及什麼東西阻礙了他們。這樣一來,作為設計師,我們就可以開始思考如何幫助他們。
▎問題二:人物誌過於強調不重要的細節 (places too much emphasis on unimportant details)
我看過有團隊花了15分鐘,去整合他們收集到的實際數據來創建一個人物誌;然後又花了 2個小時,來討論這個假人喜歡在哪裡購物和吃飯。
我記得第一次在人物誌中看到品牌標誌,我的第一個想法是,這看起來很漂亮。第二個想法則是,我其實一點都不在乎這個人喝可口可樂。這資訊對設計來說,一點都不重要。
▎問題三:人物誌使用虛假的引述 (uses fake quotes)
真人的口語引述常常是我們從用戶研究當中,得到的最強有力的資訊之一。我讀過一些研究中的引述文字,那強度對客戶來說像是一記重擊。因為這些內容太具煽動性了,或是這說法跟客戶對於用戶的固有認知完全相反。
精選的口語引述很棒,它能夠清晰地傳達人們的感受。但往往,我看到人物誌使用一些明顯捏造的引述,來傳達一個人物誌應該說些什麼,而不是一個實際的人確實說了什麼。這些假字很容易被發現,因為它們通常是「我需要的,正好是你要賣給我的東西」之類的八股句型。
▎問題四:人物誌使用圖庫照片 (uses stock photos)
我可以從大老遠就看出這是一張圖庫照片,一旦我發現這是假的,這個人物誌對我來說就失去了所有的可信度 (lost all credibility)。
使用圖庫顯然是想要讓交付成果看起來不錯,但是這反而會破壞人物誌本身的目的。如果不願意花時間找一張真實人物的照片,那就乾脆不要置入任何照片。
▎問題五:缺少情境 (missing a scenario)
用戶體驗顧問 Kim Goodwin 說得好:缺乏場景的人物誌,就像一個角色卻沒有故事情節一樣 (Personas without scenarios are like characters with no plot) 。
如果一個人物誌的刻畫,當中的主角並沒有在嘗試完成某種任務,那我真的不確定,設計師要如何能幫助到他們。
▎問題六:人物誌不是基於真實的資料 (isn’t being built from actual data)
這似乎是不需要再多提醒的廢話。但事實是,就像很多用戶體驗的交付成果一樣,人們傾向於認為這個練習的目的就是把東西交出來;但實際上真正重要的是,為了交付東西而進行的設計研究工作。那個學習的過程,才是重點。
交付成果只是證明你學到了什麼東西。如果研究活動沒有包括與人們交談,那我不認為使用一個人的形式來呈現資料,是一個合適有道理的作法。
▎何時使用人物誌是合適的?
確實,人物誌有其適用的時間點跟場合。
當研究活動涉及實際與人們交談時,使用人物誌是有意義的。但儘管即使在這狀況下,我也不一定會建立一個人物誌。
再次強調,該重視的不僅僅是交付成果本身,更關鍵的是產出它時所投入的思考 (it is not so much the deliverable itself that matters, but the thinking that goes into creating it).
如果明智地使用它,人物誌是一種可以把與用戶交談中所學到的東西,整合起來的方法。它可以把單獨的趣聞或觀察,轉變成更容易讓其他人整體掌握和理解的東西。甚至可以是更接近個人經驗的整體真相 (whole truth of a person’s experience).
作為一個工具,當你正在建立一個產品,背後需要解決不同受眾群體的各種問題時,人物誌是有幫助的。再次強調,不同目標對象指的是:不同的使用案例、情境、目標或語境;而不是不同的種族、年齡等。
在這狀況下,該產品需要對這些不同的用戶來說都有意義。這個體驗設計,必須要緊密貼合不同類型的用戶需求,確保能以一種連貫的方式,同時滿足他們不同的需求。
人物誌的設計演練,可能會影響到重要的產品決策。比如是否要在產品推出時就解決所有目標族群的需求,或者是先專注於其中一個主要的受眾就好。
▎有哪些人物誌的替代方案?
話雖如此,有很多時候使用人物誌是不太合適的。那麼有哪些其他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傳達研究成果、定義目標族群,並且在產品設計團隊之中激發同情心呢?以下是我喜歡使用的幾個工具:
▎替代工具一:同理心地圖 (Empathy map)
同理心地圖是一個在研究開始之前,先產生出一堆假設的有用練習,但它不是一個可以直接給客戶的交付成果 (it is not a deliverable)。我把這看作是一個,讓團隊可以把所有事情公開出來的練習,一種可以用來開啟研究活動的原型人物誌 (proto-persona),但最終將由透過實際的研究來實證這些假設。
這是一個可以跟客戶一起使用的有趣工具,因為它可以提供一個基準,用來衡量每個人對研究要探索到什麼程度的期望。換句話說,透過同理心地圖的預先溝通,我們很快就會知道在後續研究中學到的東西是符合團隊的預期,還是打破了原有的假設。
▎替代工具二:角色原型 (Archetype)
我看過有人認為角色的原型呈現,會是比人物誌更好的替代方案,因為它們更多地專注於行為和動機 (behaviors and motivations),而不是個人特質 (characteristics)。但我認為這是胡說八道,因為人物誌也應該非常專注於行為和動機,而不僅僅是隨機的個性特質。
然而,我確實發現角色原型,對於那些需要長期追蹤目標群的客戶來說,是一個有用的替代方案。我將它視為是一種「輕量級」的人物誌,因為它方便更新,而且仍然保有一些非常有用的資訊,可以協助團隊做出明智的設計決策,而不會被一些你不見得需要知道的情境資訊所拖累。
▎替代工具三:人物誌光譜 (Persona Spectrum)
這是一種對於不同受眾的比較觀察,直到我最近看到微軟的一篇研究文章 Kill Your Personas,才真正看到它以一個交付成果的方式呈現出來。
這是一種我多年來一直有在使用的方法,有些時候會作為創建人物誌的其中一個步驟。去試圖理解研究中所觀察到的特性或情境,以及思考我們需要策略性地解決哪些問題。
但有的時候,這樣的比較觀察本身就是有意義的,並不需要圍繞這些特質再特別去創建人物誌。光是知道你需要考慮的用戶想法、行為和情境的範圍,甚至是剔除掉你不需要考慮的事情,就已經很有幫助了。
如果你從資料當中已經得到了你所需要的,並且以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那麼可能沒有必要加上多餘的細節,來讓資料更加人性化。
▎替代工具四:顧客旅程或心智模型 (Customer Journey or Mental Model)
如果覺得人物誌不夠專注於情境和行為上,那麼這兩個工具絕對是往這方向去用力推進。
這兩個工具呈現的資訊可能非常詳細,因為它深入探討了人們的行為,以及這些行為背後的思考脈絡,但並不總是需要有關於這個目標族群的額外特徵資訊。
我會使用顧客旅程去溝通用戶任務分析後的結果。透過視覺化的方式去充分展現顧客的決策流程,如何隨著時間跟情境的推演,而跟產品或企業發展出怎樣的互動。這可以幫忙識別出,在不同的體驗接觸點上,可以進一步改善與客戶互動的機會點。
▎那麼現在又該怎麼辦呢 (So What Now)?
我覺得在這些替代的交付成果可以取代人物誌,變成往後UX設計師的萬能研究工具之前,應該還需要更長的時間去醞釀成熟。
但無論是什麼工具,總是會有被濫用的可能性。
因此,我們一直努力教育UX新手和我們的客戶,真正重要的是研究過程本身,而不是這些形形色色的產出形式。
在設計溝通上,我們如何有效傳達出在研究過程中所學習到的重要經驗,這一直都是需要去持續完善和精進的。選擇或創建正確的工具來做到這一點,則肯定需要時間、經驗和持續的探索。
延伸閱讀:When It Comes To Personas, The Real Value Is In The Scenarios
https://medium.com/user-interface-22/when-it-comes-to-personas-the-real-value-is-in-the-scenarios-4405722dd55c
延伸閱讀:Kill Your Personas
https://medium.com/microsoft-design/kill-your-personas-1c332d490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