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選讀] 這是一個最近經常聽到,但是眾說紛紜的議題。
2010年以前,關於資訊與內容,大家關心的是資訊過載 (information overload) 的問題。電子郵件、內容農場、社群媒體等應用加在一起,造成了資訊量過大,超過人們認知負荷,而有一波焦慮跟反思。
2022年以後,生成式人工智慧,則是帶來另外一波大浪。AI 生成的內容,開始可以大量無限制的產出,而且跟人類撰寫的內容已經開始不分軒輊。這就不只是閱讀接收端的問題了,而是會大幅影響到內容生產端。
Will AI Lead to Content Hyperinflation? 這一篇文章從網路創業者的角度來看,試著去思考:如果內容是網路出版的「貨幣」,那麼開始進入「通貨膨脹」時期的我們,又該如何面對,甚至善用這場大劇變?
我很喜歡他的結論,最終還是回到,大家為什麼要買你的內容。消費者真的是買一本書、訂閱一個頻道嗎;還是為了「信任」、「參與」和「影響力」而付費?
重點摘要整理如下,全文連結:https://copymatic.ai/will-ai-lead-to-content-hyperinflation/

人工智能會導致內容的超級通膨嗎?
ChatGPT 已經證明是 AI 的關鍵突破,它讓大眾為之著迷;同時也讓理解其連鎖影響的人,感到深刻的憂慮。
對於一般大學生或自由撰稿人來說,透過簡單的文字提示,就可以在 30 秒內生出一篇獨特且看起來可信的文章,這聽起來簡直像是天堂一樣 。
直到你開始去想像往後的情境,並開始意識到,這最終將走向何方。未來還是天堂嗎,這就是個問題了。
無論如何,看起來我們最終將不可避免地,得面對 AI 內容的海嘯。讓我們更深入地去想一下,這意味著什麼。到底是挑戰,還是機會。
首先,圖靈測試將會被突破, Passing the Turing Test
Alan Turing 在1950年設計了圖靈測試的思想實驗,用來看機器是否能真正展現出與人類無法區分的行為與溝通。70年後的今天,無論 GPT-4 或其他 LLM 是否能正式通過圖靈測試,我們基本上已經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
AI 創建優質內容的能力,將達到一個難以想像的規模。這樣的內容閱讀起來,就像人類親手寫的一樣。這個現實,已經近在咫尺。
再來,不祥的預兆已經出現, The Writing on the Wall
ChatGPT 推出後只花了兩個月,用戶數就從零增長到1億,成為歷史上成長最快的單一應用。
這成就非常驚人,但同樣令人驚訝的是,大型科技公司如何迅速地面對現實,棄械投降。這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Google 對「自動化內容, automated content」,在態度上的明顯急轉彎。這是讓 SEO領域和出版業界難以接受的事情,因為這跟 Google 先前十幾年來的規範指引,明顯是互相矛盾的。過往這些搜尋相關的規範,明顯地反對任何形式的內容自動化。
這對於網站經營者、SEO產業,甚至對於一般的Google搜尋用戶都有巨大的影響。其中最明顯的影響,就是內容量的問題。
如果 GPT-4 真的可以透過簡單的文字提示,就寫出一本 60,000頁的小說;那麼有什麼可以阻止它在幾分鐘內,就建立起一個真正有用的 60,000 頁權威網站呢?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但確實也是非常可能發生的狀況。
即使出版商很克制地只使用 AI 進行概念發想、內容延伸,或者只使用在頁面的某些區域;其結果仍然會是,每一個利基市場的內容量,以及其中的競爭,將會因此增加好幾個數量級,而且幾乎不需要額外的成本。
我們已經看到像 Red Ventures 這樣的大型出版商,公開揭露他們所發佈的內容,有採用「內容自動化」技術。很確定的是,如果他們的競爭對手,看到他們使用這種策略可以獲得成功,其他出版商將會盡可能快地啟動 AI 引擎。
如果內容是網路出版的「貨幣」,那麼我們確實開始進入「通貨膨脹」時期。
閱讀全文 人工智能會導致內容的超級通膨 (content hyperinflation) 嗎?